公司沿革
針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第二號機今晨發生該廠第三起爆炸,第四號機組也發生燃料棒外洩情形,原能會指出,根據現況與設計研判,最為核心的「壓力容器」目前完整無損。
國際普遍研判,不可能進一步發生如車諾比事件,核心的壓力容器受損的第七級重大災變。
至於輻射影響,原能會分析,依據當地最大瞬間值與遞減情形,即使飄到東京,應為大氣所稀釋,對人體已「幾無影響」,所以日本也只撤離3公里的範圍,更不會影響台灣。
原能會主委蔡春鴻指出,日本核災輻射飄散,如到台灣約要24小時,原能會已架強24小時偵測,並派出台電輻射偵測車,在北部機動進行測量,也會同衛生署食管局每天抽驗40件食品進行檢查,目前對台灣並無影響。
福島核電廠連爆三次,原能會解釋,這是日本在釋壓時,考慮要降低輻射劑量,要先行處理再排出「結果失算」,而炸掉的廠房屬第二層、較簡易的防護,至於核心容器,還有超過一公尺以上的水泥包覆,目前資料並沒有損壞,但未來核電廠的相關設計,都應會隨之檢討更改。
有關台灣如遇相同情形的可能狀況,蔡春鴻表示,在地震部分,初步分析福島震度在規模六,而海嘯為5~10公尺,台灣核一到核四廠的設計,震度可以承受,至於防海嘯高度則為12公尺,未來會再檢視福島的資料,重新檢討燃料裝填管制措施和標準,以進行更為嚴格的把關。